从“患者等医生”到“医生等患者”,紫云医疗救援开启“高速时代”
发布日期:2025-03-25宫外孕导致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体温下降、患者意识开始模糊……日前,安顺市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
参与抢救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三批“组团式”帮扶专家、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妇科业务主任王尔矜回忆道:“当时患者出血量达到3000毫升,每一分钟的情况都不同,抢时间成了这场救援的关键。”
从120急救车接到患者的那一刻起,一系列紧密有序的救援行动便迅速展开。患者的基本情况、现场诊断结果以及生命体征监测指标等信息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医院。医院分诊台的护士迅速接收院前信息,立即进行预分诊,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与此同时,妇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作好接诊准备。
患者刚上救护车,就相当于已经“入院”。正是这种抢救介入时间的大幅前置,才使得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最终成功落下帷幕,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这样高效的救治,得益于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全力推进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创伤中心“五大中心”急救网络建设。医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制度及流程,为患者打造了一条医疗救治的绿色通道,并提供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极大提升了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的质量和效率。
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东辉表示:“通过‘五大中心’急救网络建设,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医生就位’的快速响应模式,从患者等医生转变成医生等患者,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67岁的王红州(化名)就是“五大中心”急救网络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不久前,王红州突然晕倒,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初步判定他为急性脑梗,在转运途中,患者的信息同步传送到了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该院的专家团队第一时间制定了救治方案。王红州被送到该院后,直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手术室,成功抓住了治疗急性脑梗的“黄金6小时”。一周后,老人顺利出院。
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神经综合科主任母应明对此感触颇深:“以前急诊科救护车队出诊,再联系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往往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现在,各乡镇卫生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和村医连成‘一张网’,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提前将患者信息反馈,在转运过程中,医院就能同步制定救治方案,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
“卒中中心建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快,现在对于急性脑梗患者,医院经过取栓手术后,救治率能达到80%以上。”母应明说,目前全县乡镇卫生院医生和各村村医都掌握了心脑血管疾病初步判定和前期救治的方法,不仅转运快、前期治疗快、患者信息先人一步,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也极大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率。
诊疗流程更加完善,患者救治快、少花钱、恢复期短,是“五大中心”建立以来最大的改变。而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的病例,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越来越多。
为进一步提升“五大中心”的救治能力,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下足了功夫,该院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紧密合作,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前往进修,深入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帮扶团队来到紫云后,按照“提内涵、补短板、育人才、强专科”的思路开展工作,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本土技术骨干,并实现了多项首例手术,填补了技术空白,多个科室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人才交流的“双向奔赴”。
-
中国系统性健康科普首次深度融入塞拉利昂医疗实践
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门诊大厅内熙熙攘攘,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医疗队与中塞友好医院联合举办的“5.17世界高血压日”心血管健康义诊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活动现场,电视屏幕
发布日期:2025-05-14 -
医疗器械行业遇冷,IVD板块承受巨大压力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本就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如今开局再度遇冷,仿佛一场凛冽的寒潮席卷而来,让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其中,IVD(体外
发布日期:2025-05-14 -
成果路演对接 探索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
黑龙江省2025年科技成果转化月系列活动——生物医药专场路演活动在黑龙江省新产业投资集团举办。路演现场,8个项目团队积极推介,30余位投融资机构代表挖金寻宝。这其中既有
发布日期: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