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89344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联系电话:

16688201888
首页 > 行业资讯 > AI儿科医生“上岗”,人机协作开启儿童医疗变革|时评

AI儿科医生“上岗”,人机协作开启儿童医疗变革|时评

2025-02-17 00:00    来源:羊城派  点击量:74  评论(0人参与)
 

在我国儿科医生仍然比较短缺的背景下,AI儿科医生的“上岗”无异于雪中送炭。201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当时我国每千名儿童仅有0.63名儿科医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尽管近年来儿科医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儿科“医生荒”仍较普遍。儿科医生短缺还存在明显的地域失衡,中西部省份和基层儿科医生缺口更大。AI医生可以成为医疗资源的“倍增器”,这个“倍增器”更应该聚焦儿童医疗资源。

AI儿科医生可快速完成病史采集、症状初筛等基础工作,可使医生日均接诊效率提升。AI辅助系统将医生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提升儿童诊疗服务水平,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等,从多层面惠及患儿。

AI儿科医生还可以发挥出其他一些独特作用。比如,这次“上岗”的AI儿科医生的一个核心任务是辅助疑难罕见病诊疗。罕见病诊断难度大,患儿需辗转多家医院才能确诊,导致一些患儿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AI系统通过跨模态数据整合,能突破人类医生的记忆局限,将诊断时间明显缩短。在基层医疗场景中,AI的标准化诊断流程可有效弥补经验不足,进而大幅降低儿童疾病的误诊率,针对基层儿童,更能发挥“数字守门人”作用。

也要看到,AI医疗技术也有局限性。当前AI系统的决策依赖于历史数据,面对全新病种或非典型症状时可能失效。更深层的挑战在于数据偏差风险,若训练数据过度依赖某地域或某医院病例,可能导致诊断建议的群体适用性下降。在发展儿科AI医疗技术时,应该建立动态更新机制,避免陷入“算法偏见”陷阱。

医学是一门带有人文关怀的科学,医疗要带有人的情感,患儿家长普遍重视医生的共情能力。AI可以计算概率,但无法替代医生对患儿情感需求的体察。因此,AI应该仅提供诊断建议,最终决策必须由医生签字确认,不能喧宾夺主,如此才能守牢医疗技术的伦理红线,让儿童医疗不失温情与温度。还有必要出台约束性条款,避免一些医疗机构过度依赖或盲目相信AI儿科医生。

这场医疗变革不是冰冷的机器取代,而是温暖的技术赋能。只要确保正确的开发与运用,AI儿科医生势必发挥出强大的补短板作用。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吉林省昊阳科贸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6688201888      邮箱:705678595@qq.com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2412号-4